我會打排球的原因其實是因為看了動畫《排球少年》,記得我最感動的畫面是男主角為了救一顆球而奮不顧身地向前撲去,看到這個畫面讓我內心充滿激動與熱血,心想只有排球這種運動能夠使我確實地感受到確實地活在世界上。在系排當中我球衣背號是10號的原因,一方面是為了模仿動畫中主角日向翔陽的背號,另一方面其實也期許自己能成為一位在球場上發揮自身球技的排球少年。
不過大一時參加完上學期的系排以後,我開始對排球產生失落感與茫然,因為在練習時我常常跟其他新生一起被叫去對著牆壁墊球,然後在墊完牆壁以後接續著跑動傳,這件事使我對於系排練球的方法感到不認同與失望,而且令人更氣憤地是每場比賽自己都沒有上場的機會,只能在一旁默默地觀看比賽。因此在下學期開始時,為了要讓自己能夠快速增進自己的球技,我秉持著勤能補拙的想法進行了每天墊牆1000下的挑戰,雖然每天墊牆完膝蓋與手臂都痠痛無比,不過那時心想這一切都是值得的。不過「幻想是美麗的,現實是殘酷的」再經歷過三個月的鍛鍊後,我的球技其實沒有多大的變化,只是比較會墊牆而已。
在前天練球之前我其實常常有一個疑惑,「為什麼我練球時準時抵達,隊長說要練什麼我就認真的練習什麼,曾新博的反應還是像姚文智所說的:『他氣得全身發抖,一整天關在陰暗的客廳裡』? 」不過在當天時我終於明白了這個問題的解答了,隊長與隊員之間的關係其實不應該是上對下的關係,應該是互相幫忙的夥伴才對,因此當我們練習時也應該要仔細思考這個球隊缺乏的是什麼,真正應該加強的是哪一部份,而不是把全部的責任都交給隊長或副隊長去執行,因為只是單純的認真練習隊長指示的,其實就像我那時墊牆一千次一般,並不會有真正的進步與成長。
回到大一練球時,其實在我墊牆時學長們其實都有在一旁指示與教導,我自己一個人在墊1000下時,曾新博其實常常會過來跟我討論正確的街接球技巧,並且準確地抓出我動作奇怪的地方,也因為有這些指導才真正得讓我的球技變熟練與靈活。此外,我下學期時雖然那時連接發球都不太穩定,不過隊長還是看在我認真練習的關係,讓我上場去比賽過。或許就像就像《排球少年》的台詞:「所謂的排球,是在網這邊的全員都是夥伴阿!」